2021车圈“黑科技”知多少?
2021年12月20日
213人喜欢 //=$article_detail['id']?>//=isset($follow) && $follow?1:0?>//=isset($follow) && $follow?"取消关注":"关注"?>随着2021年即将进入尾声,有的品牌正在最后冲量妄图在同级竞争中拿出亮眼的成绩单,例如相爱相杀多年的BBA,还有的品牌甚至在这个关口推出了重磅新车,例如型格、MG ONE等。不过明眼人都知道,相比起燃油车那每年杯水车薪的进步,新能源车正“每天一进步”地朝着“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”的方向前进。
在环保压力以及品牌利益的驱使下,传统品牌和新势力间难免有着博弈,刀光剑影之下是新技术的层出不穷。从一名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,其中一些较为亮眼,下面就来看看2021年有哪些优秀的汽车新技术。(排名不分先后)
比亚迪 DM-i超级混动
比亚迪的车型只要逢DM-i就会成为爆款已经成为了共识,看看如今秦和宋系列的乍舌销量以及超长的等车周期就能明白。DM-i融合了比亚迪的三大核心技术:DM混动、刀片电池、骁云发动机,再结合EHS电混系统,一下子将优秀动力、安全高效、平顺低耗的优势一起打包,不过我认为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两点,首先接近原理的双田车型价格会比DM-i贵上不少,其次便是它送绿牌,这对于限牌城市有着致命的吸引力。
长城 柠檬混动DHT
虽然相比起DM-i没有那么的火爆,但反响同样是正面的。理由很简单,相比起插电混动技术,虽然在绝对动力体验上全混会相对弱势,但论日常模式下的绝对平顺性以及使用便利性(全混不需要充电),DHT还是有其独到优势的,甚至在不考虑绿牌的前提下,这套与本田i-MMD原理类似的混动系统除了体现超强的性价比,与DM-i可谓是各有千秋。
广汽埃安 海绵硅负极片电池
新能源发展到现在,依然有着诸多消费者无法接受一台纯电车型,理由很简单:续航问题没有解决。的确,里程焦虑是阻碍纯电车发展的必功难题,甚至连电池技术大佬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没能将指标推向1000km的心理关口。而如今广汽埃安做到了!AION LX Plus拥有1008km(CLTC工况)的续航里程,其搭载了全新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,拥有体积小、重量轻、密度高的优势。这解决焦虑事小,对于消费者信心的提升可谓是关键性的:月充时代或许不远了。
通用Ultium奥特能电动平台
广州车展上凯迪拉克发布了LYRIQ这款重磅新车,不过我认为它背后的通用Ultium奥特能电动平台才是真正的重点。虽然专属的纯电平台大家都在做,但此次通用绝对是有备而来,奥特能平台的优势集中在灵活,智能和安全上,后两者其实也是诸多品牌所强调的,但灵活性就值得拿出来一说了。奥特能平台的灵活性表现在支持不同的电芯封装形式和化学材料,这对于未来通用对于电池供应商的选择十分有利,具备超强的拓展潜力,作为一个传统品牌,却在新能源布局上如此高瞻远瞩,让人敬佩。
日产e-POWER
都说是技术日产,不过日产品牌的混动技术进入到我国却是日系3杰里最晚的,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e-POWER的存在。事实上e-POWER技术已收获多个奖项,在日本也相当畅销,秘诀便是其独特的“增程式混动”。与理想ONE的增程逻辑不同,e-POWER完全不需要借助外部充电,100%燃油发电、100%纯电形式,且由于低车重带来了更低的燃油消耗,又完全没有里程焦虑,可谓是目前向纯电过渡时期的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案。
福特车路协同技术
该技术听起来相当陌生,简单来说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,简称“C-V2X”,目前福特已经在部分高档车型上提供该技术。通过该技术,车辆就可以在行驶途中与其它车辆、红绿灯、移动设备等进行数据的实时交换,从而接收到最实时甚至是即时的交通信息,通过算法从而规避危险,例如闯红灯等误操作,提高社会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。当然目前这项技术也面临着基建滞后,触犯隐私等一系列难题,唯有一步步改进才能达到更理想的状态,但这个理念值得鼓励。
想阅读更多一号汽车的精彩内容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一号汽车微信公众号,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