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2021年“混”得凄惨的合资品牌:不是不努力,而是实力不足
2022年02月21日
44人喜欢 //=$article_detail['id']?>//=isset($follow) && $follow?1:0?>//=isset($follow) && $follow?"取消关注":"关注"?>虽然2021年“缺芯潮”席卷整个国内车市,很多车企受此影响不得不短暂性停产停工,但车市整体销量却不减反增。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狭义乘用车整体销量实现4.4%的同比增长。
而尽管2021年国内车市整体向好发展,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车企“拖后腿”。以下这几个合资品牌2021年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。不过这些品牌并不是不够努力,而是整体实力不足,而被市场边缘化了。
1、北京现代
关键词:新车“扎堆”上市,但销量均惨遭扑街
连续五年销量下滑,使得北京现代已经从一线合资品牌沦为边缘品牌,其市场份额从3%下滑至仅1%,年销量从超百万辆下滑至仅30多万辆。面对自主品牌的不断上攻,主流合资品牌的不断下压,北京现代只能夹缝中求生。虽然为求生存,北京现代做了不少的“努力”,但目前来看都是徒劳的。2021年北京现代销量再次出现大幅下滑,下滑幅度高达23.4%。

继2020年北京现代向市场密集型投放新产品后,2021年又称为北京现代的产品“大年”,新一代名图、新一代途胜、库斯途等新车相继上市。但这些新车上市销量均惨遭扑街。新一代名图月销量仅维持在百余辆的水平,而新一代途胜月销量也只不过在2、3千辆间徘徊,在SUV销量排名中早已跌出40名开外了。而库斯途月销量也仅1、2千辆的水平。新车销量惨遭扑街,老车型销量不断下滑,最终导致北京现代整体销量出现大幅下滑。

而北京现代销量不断下滑,其实主要还是由于其品牌力比较孱弱造成的。多年来北京现代一直在打“性价比”的牌,而忽视了品牌的向上突破。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,北京现代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“蚕食”。而依照北京现代目前的“实力”,想实现销量的“翻盘”,可能性并不大。
2、马自达
关键词:为减少内耗,南北马自达合并,但销量仍毫无改观
凭借着出色的操控性,马自达曾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,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大力追捧,2017年销量甚至突破30万辆,至此达到销量巅峰。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,再加上马自达不懂得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,自2018年开始马自达销量出现下滑后,其销量便一蹶不振。而2021年马自达销量仅18.4万辆,同比下滑14.3%。

需要指出的是,马自达本身在中国市场投放的产品数量就少,还要由一汽马自达及长安马自达两家合资车企来分,无疑增加了内耗。面对销量的不断下滑,市场份额的严重缩水,2021年南北马自达完成合并整合,以此来减少内耗,同时渠道进行整合统一。

虽然马自达2021年不断在努力求生,但其销量仍毫无改观。继2021年马自达整体销量同比下滑14.3%之后,2022年1月份合并后的马自达销量仍下滑6.9%。马自达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品牌,品牌力不够强大,再加上缺乏新产品,以及新能源产品布局缓慢,如今想要翻身依然很难。
3、江铃福特
关键词:换帅并成立新公司,但其销量仍逆势下滑
成立20多年的江铃福特,一直“混迹”于商用车市场,近年来才开始向乘用车市场转型。虽推出了领界、撼路者及领裕三款SUV,但三者的市场表现均比较差,以至于江铃福特在乘用车市场的声量低的“可怜”。

虽然2021年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向东平加盟江铃福特,担任江铃福特销售公司总经理,并成立了江铃福特汽车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。但对其提振销量似乎并未产生多大的作用。2021年江铃福特销量呈现逆势下滑的局面。2021年江铃福特累计销量仅3.25万辆,同比下滑5.78%,在车企细分品牌中位居第70位,与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广汽菲克在同一梯队。

而2021年江铃福特销量的下滑,不单单是受芯片短缺的影响,更多的还是由于其品牌力孱弱,产品品质低下造成的。而品牌力的提升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,因此江铃福特虽然营销“大将”的坐镇,但短期内实现销量快速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(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:文武车道,本文作者:夏沐)
想阅读更多一号汽车的精彩内容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一号汽车微信公众号,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。